抗日血战收复的故土--南坎,战后得而复失

抗日血战收复的故土--南坎,战后得而复失

你可能没听过“南坎”,但它曾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收复的一块边疆故土。不过,打下来了,却在日本投降后又失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先来看看它在哪?地图上大概就在滇西和缅甸交界那一带,小小的一块。

南坎大致在地图上紫色点位置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南坎是什么样的状态。

一、元代:军事征服和土司羁縻

1253—1254年,忽必烈率蒙古铁骑攻灭大理国,将云南全境纳入中华版图,并在1274年设立云南行省,开启中原王朝对云南的首次控制。

元世祖忽必烈(图源网络)南坎也随之归入元朝的云南行省,还设了“甸军民官”,让当地的傣族首领当土司,允许世袭自治,仅要求象征性缴纳金银、大象等贡赋。

说白了,就是“你管你那片地,我只要你别闹事”。从那时候起,南坎就成了中原王朝和东南亚土司势力之间的缓冲地带。

冷知识:元代云南的“贝币经济”:

在元代云南行省统治时期,当地流通的货币不是铜钱而是贝币。《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彼等所用货币,乃海中所取之白贝”,这种用马尔代夫进口的海贝作为货币的奇观,直到明中后期才被银锭取代。

二、明代:三宣六慰与缅甸东吁王朝

时间来到明朝,明朝对西南边疆的攻略是历朝最用心的,明在滇缅边境推行更系统的“三宣六慰”制度(三个宣抚司、六个宣慰司)。南坎一带明确归属木邦宣慰司(治所在今天的缅甸兴威),由云南布政司统辖。1382年,明朝又在瑞丽江南岸设立麓川平缅司,就为了强化对边境土司的管控。

部分宣慰司大致位置但在16世纪,缅甸有个东吁王朝崛起,并一直不断向北侵吞木邦等地。导致在1567年,明朝与缅甸爆发“明缅战争”,双方在滇西拉锯战了二十余年,最终以缅甸妥协,愿意向明朝“十年一贡”而收场。

此后南坎所属土司就陷入尴尬状态:既听中国的,也听缅甸的,是典型的“两边押宝”。万历《云南通志》记载:“木邦虽称藩,然贡使不至者三十余年”。

三、清代:宗藩与英国殖民

清朝初期还是和明朝差不多,保持缅甸的宗藩关系,但也不是没有矛盾。到了乾隆时期爆发了清缅战争(1765—1769年),清军四次征缅,双方签订和约后,缅甸称臣,继续名义朝贡。而南坎,此次战后明确归属清朝,作为清缅双方清朝方的缓冲地带存在。

真正变天的是到了清末。1885年英国吞并缅甸后,在1894年《中英续议滇缅界务条款》承认南坎属于中国。但才过了三年,1897年英国又逼清政府签了补充条款,将南坎旁边的勐卯三角地改为“永租”(年租金多少呢?1000卢比,就是形式走一下)。

中英续议滇缅界务条款(图源网络)

1900年划界,英国人得寸进尺,把南坎也划入“永租地”,清政府无力反抗。南坎虽在法理上还属中国,但已沦为“有主权无治权”的英国殖民飞地。

四、抗日血战收复南坎与撤离

抗战时期,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后,南坎因其扼守滇缅公路咽喉的战略地位,成为中日双方争夺焦点。

1944年滇西缅北反攻中,南坎成为重点战场。孙立人指挥的新1军承担主攻南坎任务,1945年1月8日,新38师112团穿越日军认为“不可逾越”的南王河峭壁,迂回至南坎侧后;1月14日,113团正面强攻外围据点,与日军第56师团214联队展开白刃战;1月15日,新38师突入城区,与卫立煌部滇西远征军会师;经过激烈巷战,1月19日,孙立人部完全占领收复南坎。

孙立人将军(图源网络)

这场战斗歼灭日军2000余人,《大公报》以“南坎大捷,滇缅路通”为题连发三日号外。中国军队血战收复南坎,南坎街头遍插青天白日旗,侨胞夹道欢迎,激动的泪流满面。国民政府在南坎地区设置了一个乡,民间称“光复乡”,顾名思义,故土光复,回归中华。南坎一直到二战结束,都掌握在中国手里。但二战结束后,英国根据1945年《波茨坦公告》的规定,东南亚战区由英军受降,要求中国军队必须在战后撤出南坎。

更关键的是,国民政府早在1941年与英国秘密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按这个“1941年线”将南坎划归英属缅甸一侧。虽然这是一份未经立法院批准的文件,可现实无奈,国民政府软弱无力,收复才几个月就迫于压力撤出南坎。1948年缅甸独立后,延续英国控制南坎地区。

1960年,中缅两国签署《中缅边界条约》,我国因众多原因,承认南坎等地归属缅甸,同时缅方也把片马、古浪等地划归中国,算是边界问题一个阶段性的解决。

👆关注一下,下回见!点个“在看/推荐”用心写,你尽情看!

相关推荐

本地乌龟吃什么(乌龟最爱吃的10种食物)
www.bst365.com

本地乌龟吃什么(乌龟最爱吃的10种食物)

📅 08-11 👁️ 8242
【攻略】先鋒服 奇境漫遊 冰封凍土 路線圖攻略 @Afk arena 哈啦板
MATLAB入门笔记——数据导入与处理
百特365下载

MATLAB入门笔记——数据导入与处理

📅 08-12 👁️ 2011